Monday, October 16, 2006

冷場先生






這期的三聯生活週刊,有一篇報導,值得所有電影人注意


          中国电影的镀金年代


   出生于50年代,成长在“文革”,只是因为事业的成功才得以了解外国文化的第五代导演,为海外拍片何尝不是勉为其难。李连杰和成龙成功了,那是因为纯粹动作,情节简化。早期张艺谋的成功,显示的正是“越是民族的,越是世界的”,不过那满足的是西方的小众,一群对异域文化充满好奇的知识分子。现在,至少三位第五代导演都盯上了西方观影大众,用的都是宫闱加功夫的中国元素,西方人是否会倒胃口?这个意义上,张艺谋无疑略胜一筹,他第一个使用了这些元素,第一个最大化了这个模式的规模效应。他还宣布,拍完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之后将“息影”两年,想必是去琢磨一种新的盈利套路。而紧随其后的导演们,乃至跃跃欲试的更年轻一代,要么创新出新的方式,要么面临失业。

只可惜,大制作的资金我们有了,音响和画面有了,缺乏的恰恰是最关键的——想象力。“文革”摧残了整整一代人的想象力,至今影响不绝。
 本期封面故事包括以下内容:

  26 拍大片 挣大钱

  34 大片之谜

  36 大片是怎么编出来的

  38 中国大片的“梦之队”现实

  44 尴尬的大片梦想

  48 专访冯小刚:“螺丝钉最好还能挪到其他的地方”

  54 冯小刚的玻璃屋顶

  56 冯小刚:上岸的人)



  http://news.sina.com.cn/c/cul/2006-10-12/102411218228.shtml 



寫給電影的一封信


不管我們是否是小丑還是悲劇人物,只要我們上了舞台,就要表現自己所有一切,不管這次演出,是否有自己真實經驗還是揣摩別人,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滿足觀賞者的期待;也許我只關注麥可百分之一的生活,加以想像編造故事,並以調侃他為樂趣,但我不是憑空想像的人;也不是膚淺沒有人格的人,你或許可以去看看,許許多多小說還是電影,都有作者或是他身邊朋友的故事,加以杜撰成為成功的作品,不管是李安的喜宴還是村上的挪威的森林都有這種杜撰的成份;我是良善無惡意的人,在博客上,公開麥可過去的私生活,只是想刺激麥可引導與論,造成一個有趣討論空間,每個人的角度不同喜愛也不一樣,沒有誰好誰壞,只有讓事實更加富有戲劇性和討論性
這就是一部好電影,所以必須具有的爭議性和想像空間,跨出這一步,需要有勇氣和東西,如果這不是勇氣和東西,而是出賣和無聊,我就無法明白”你 ”為什麼喜歡看電影
 


我們是相聲

你問我,是否和麥可是絕配,我想我們如果在舞台上會是相聲,一搭一唱說唱俱佳符 : 如果在科學裡,一個做研究一個做實驗標本 ; 在生活裡 ,我會是批評者而他是作品 .所以不是絕配只是一種組合,絕妙的配合,共同出演一場人間喜劇

ps 有空你可以去翻一翻,村上早期的作品”且聽風吟 ”
也許我是”我 “也許麥可是“ 鼠“或者相反 , 如果一本小說沒有性和死亡,就寄給朋友當聖誕節兼生日禮物吧 ,如果這個博客沒有……….,

3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「爭議」。如果堯堯想要的結果是爭議。
那倒可能是有的。

比方日籍韓裔作家柳美里,擅長寫「私小說」,雖然她公開的是自己的故事,不過往往把情人、朋友一並揭露出來,因此為妨害他人名譽而官司纏身,成為極具爭議的人物。

不是憑空想像。我想堯堯說麥可的故事精采。很多人也都聽過。
問題應該要回到,
什麼樣的事情該在什麼樣的場合說?

你可能不介意讓你的好友知道你昨晚再糟不過的上床經驗。就當作是個笑話。開心就好。
但是你也許就不想你的老闆知道。
不想你看好戲的前情人知道。
不想你老婆知道。

如果之前的留言看起來像是暗指出賣或陰謀(回頭看看),抱歉。那是很醜陋的懷疑。
我不完全是那個意思(但多少有一點啦,夠誠實了吧?)。
多半只是因為當下確實很難理解。

薄客無法篩選閱聽的觀眾。而堯堯用來拋磚引玉的素材很冒險。而且冒的是別人的險。
儘管評論者自認不預設誰好誰壞的立場,看的人卻因為不得全貌,由片面的瞭解而自有評判(或誤解)。
甚至於也可能傷害了他身旁人的感覺。
沒有惡意的舉動還是可能造成傷害。
就這樣。

好朋友的關係是很微妙的。越好的朋友越是。
下次再看到麥可和堯堯鬥嘴。就學乖了。(笑)

沒事還是別插嘴。對吧?

Anonymous said...

兩件事

就請六月勇敢發表自己的意見吧

別客氣~




之前堯堯在被我刪除的文章中提到東森同事小蜜的事
我確實覺得有點不妥
因為連名字都出現了

這點他應當多注意些

Anonymous said...

Peace!!

本來是來講和的。不過怎麼看起來更像是來吵架的。
唉唉。真糟糕。

堯堯別介意。

六月很勇敢了啦。我看就我最多嘴了。